】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390家上市公司投资近千亿元理财
http://www.CRNTT.com   2023-02-19 14:36:16


 

  资金来源方面,年内A股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基本来自于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后者占比达65.49%。值得注意的是,如华密新材、朗科科技等不少公司购买资金来自闲置的募集资金或超募资金。

  “如果该上市公司是由于所投项目建设进度过长而出现募集资金短期闲置,此时购买理财产品也是为了提升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公司业绩来保障股东利益,此类情况属于相对可行。”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

  田利辉也表示,因为市场变化,某些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一时闲置,故而采用理财方式来规避通胀带来的贬值是合理的。

  投融和风控能力成为关键

  上市公司普遍表示,公司拟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且投资理财行为不影响日常正常经营、投资建设及资金安全。但不少投资者仍持怀疑态度,质疑一些上市公司是偏离主业或“赌博”的行为。例如针对一些上市公司数百亿元的投资理财计划,有投资者质疑称,公司一下子变成了基金和投资公司,为何不是投入公司的主营业务或进行分红。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一些公司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获得或多或少的理财收益,但也有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本金大幅亏损。例如,1月10日,众兴菌业公告称,公司2021年5月6日认购了1亿元的“善缘金20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认购的上述基金产品的净资产为6556.25万元,亏损幅度接近35%。

  “应该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陈雳认为,从积极意义上看,有些优秀的理财产品,可以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提升投资回报,这对投资者是有利的,对上市公司发展起到增加现金流的作用。从消极层面看,说明上市公司可能在现金利用率上存在问题,需要投资者多关注公司的业务实际经营情况,可能会存在靠理财产品来弥补投资者回报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估值。投资者应多注意上市公司公告中购买理财产品的具体资金结构,多关注公司的投融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倘若上市公司将大规模现金长期反复购买理财产品,而非进行投资或分红,这是对公司价值的损耗,甚至导致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侵占。”田利辉表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理财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潜力,分析公司长期现金流折现价值,进而决定投资行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