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农业保险守护中国粮仓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09:16:25


 
  筑起水产养殖“避风港”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渔业高度重视,并提出“鼓励发展渔业保险”。

  在浙江出产的牡蛎,数象山一带为佳。但要想把饱满肥实、肉质鲜甜的牡蛎从海洋牧场顺利端上百姓餐桌,却不是件容易事儿。它们对水温水质、海水咸度、养殖密度、运输时间等条件极其敏感,容易发生病害或死亡等情况。其中,养殖户最怕的还是风浪,小风浪会挤碎蛎壳,大风浪会直接把浮标网箱从海里甩到岸上。牡蛎养殖所用的浮标、缆绳、网箱等价值不菲,这意味着如果当年受灾严重,不仅会血本无归,还会造成来年复产需要大量启动资金。

  去年9月,台风“梅花”就对象山紫菜、牡蛎养殖户造成了极大损失。中国太保产险象山支公司迅速投入防灾减损和查勘理赔,为承保的28600亩紫菜和2000亩牡蛎赔付超600万元。记者在采访中瞭解到,牡蛎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已列为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牡蛎养殖户投保该保险可享受保费50%的财政补贴,大大减轻农户参保费用压力。当气象站点测到的风速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数值,牡蛎养殖户就可以根据条款约定获得赔偿,相当于为台风季牡蛎养殖撑起了“防风罩”。

  近年来,保险业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开发了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渔船财产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特定水域政策性渔业保险等险种,有力支持了渔业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保险仍存在发展瓶颈,面临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不高,但水产养殖对保险的市场需求却一直比较旺盛的矛盾局面。

  据介绍,发展面临瓶颈的原因,一方面是海洋牧场养殖成本高、周期长,面临风暴潮等极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内陆,且灾害频发。缺乏防灾减损手段,对灾害的人工干预能力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纯风险损失率高,经营情况波动性大,且农业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业务发展具有高度政策依赖性,保费缺乏财政补贴,就难以形成规模。此外,涉海承保操作难度大、查勘理赔成本高、出险原因及损失情况鉴定困难,也制约了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

  中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国水产养殖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广大养殖生产者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渔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还有待准确界定,且目前水产养殖保险尚未被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只是在一些水产养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被列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总体业务覆盖面仍很低。

  从经营模式来看,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的经营模式有商业保险模式和互助保险模式两类。今年2月份,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覆同意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成立,由其来代替渔业互保协会承接包括水产养殖保险在内的渔业保险业务,标志着我国渔业保险专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

  科技驱动风险减量服务

  灾难面前,防胜于赔。如今,保险行业不仅仅扮演着灾后保障者的角色,还在探索做好防控减灾的预警工作。去年10月下旬,中华财险在北京市大兴区的冰雹预警及防范项目正式落地,为一家生态农业公司选取了10亩密植桃地搭建防雹网作为冰雹防范试验,减轻了农户的灾害损失。

  2021年9月份,中华财险北京分公司和北京市气象局共同开展了“北京市农业保险冰雹灾害风险识别及防控应用”项目,利用北京市气象局的专业技术和科技力量,结合北京市近10年的冰雹灾害发生情况,利用先进的雷达探测和地面观测技术,探明北京地区冰雹灾害空间分布精准识别和冰雹灾害时空分布风险评估,从而提供行之有效的冰雹灾害防控技术方案,在高风险承保区域试点开展防雹网技术应用。

  防雹网是选择具有一定抗冲击性、透光性良好、耐风化、无污染、重量轻、易搭建的白色菱形专用网,在灾害季节使用寿命达到5年以上。在本次试点的种植园内,以一重一轻两次冰雹计算,防雹网可将损失降为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