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科技人才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09:57:07


 
  泉州市丰泉农业发展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里,一盆盆红掌鲜艶欲滴。“过去,我们培育的红掌品种太传统,缺乏市场竞争力。”公司总经理陈一龙回忆,从2012年起,来自泉州市农科所的科技特派员汤红玲入驻公司,带领企业开展红掌良种引进、组培及繁育的研究,如今公司盆栽红掌成品花销量约占全省的1/8。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配合中央组织部,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团,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以“一县一团”模式精准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传帮带,有力带动企业增效、农户增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季寨村,小麦已经返青。“多亏了王老师支招,瞧这百亩麦田,又发新绿了,看着就高兴。”村民杨同举难掩喜悦。

  杨同举口中的王老师,是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义。前段时间,受寒潮影响,村里部分麦苗眼瞅着有些发枯,杨同举第一时间连线县里的农技人员。王义来到地里仔细查看了幼苗,叮嘱村民们,要在土壤化冻后及时趁晴镇压,抓紧保墒提地温;小麦返青后,每亩再追施10公斤至15公斤尿素,对墒情不佳的地块浇水补墒。在他的指导下,乡亲们有效应对了冻害。

  王义是当地农民眼中的“好老师”“好朋友”。他先后在县里引进示范推广了济麦22、良星99等一批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和郑单958、浚单20等一批高产优质玉米;推动冬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夏玉米种肥同播适期晚收等一项项实用技术落地生根,为农民带来稳稳的好收成。

  “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这些年,齐河县不断健全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良种良法普及率均达100%,粮食生产实现质效双优。

  齐河县是个缩影。广袤乡村,全国五级农技推广机构近50万名农技人员,躬耕田野,推广农业技术,提供农技服务,把脚印留在田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