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
http://www.CRNTT.com   2023-02-26 16:09:10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2月2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宣布了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在发布会上指出,中医药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科学,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结合,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会上表示,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评价机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获得高质量证据”等,均是中医药通过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疗效,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典范;二是注重学术研究支撑行业发展。“学术研究助力‘三结合’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构建”等,突出学术进展支撑行业发展,解决行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单细胞组学、靶点‘钩钓’等新技术助力中药功效科学内涵阐释”等,都是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对“中法国际合作临床研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获得高质量证据”、“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等慢性难治性疾病获得新证据”等进行了学术点评,阐明了各项进展对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和推动行业进步的价值及意义,认为每年度的学术进展是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一、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荆银固表方等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团队联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团队,在巴基斯坦开展了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可显着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转重风险,缩短单项症状缓解时间。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Frontiers in Medicine。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明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临床研究,证实疏风解毒胶囊能显着改善奥密克戎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效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降低转重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BioSci. Trends。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高月求教授团队开展荆银固表方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荆银固表方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患者的核酸转阴率,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Int. J. Biol. Sci。

  二、中法国际合作临床研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获得高质量证据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团队联合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比提耶-萨勒伯特医院伊莎贝拉团队共同开展“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 (DKD)蛋白尿的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 DKD 患者 ACR 的疗效,黄葵胶囊与厄贝沙坦作用相当且更具优势,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更加显着,为DKD蛋白尿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Diabetes Care。

  据悉,黄葵胶囊是苏中药业根据临床应用二十多年的院内制剂基础上研发的,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等,自上市以来,先后开展多项高质量的循证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AJKD》等各类高影响因子期刊。

  三、循证方法支撑针灸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研究团队,联合加拿大、瑞士、美国等9个国家48家单位的109位国内外中西医临床专家、循证医学专家、流行病与统计学专家、临床指南专家、卫生经济学和卫生政策专家共同参与,对目前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临床实践指南及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方法学建议,形成专家共识。系列研究论文2022年以专辑形式发表于Br. Med.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徐世芬教授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李瑛教授和郑辉教授团队分别开展针刺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电针治疗抑郁症失眠、针刺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获得高质量临床证据。相关研究论文2022年分别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 JAMA Surg., JAMA Network Open, Neurology。

  四、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等慢性难治性疾病获得新证据

  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和季光教授团队组织开展针灸、经方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对药物不响应的轻中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安全有效;证实低剂量苓桂术甘汤可显着改善肥胖型脂肪肝脾阳虚证患者的HOMA-IR并发现其药效物质基础;证实穴位埋线疗法减轻肥胖患者体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 Front. Med., Front. Endocrinol.。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