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探索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新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3-07 13:44:18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台账层层叠叠堆成了小丘,全组同志没日没夜地‘爬坡’,还要赶时间去各个资产资源点位实地排查。累点辛苦点就算了,晚上睡觉都还在担心有没有查深查透,会不会漏下尾巴……”谈到传统的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巡察监督模式,宁波市海曙区委巡察机构的负责同志感慨。

  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是村集体经济中的关键一环,既是百姓身边的“聚宝盆”,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的助推器。一些村特别是近郊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多、布局分散、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村集体资产的流失。为破解村级经营性固定资产领域巡察监督找切口难、分析研判难、调查取证难的现状,海曙区委巡察机构探索运用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模式,全周期数字监督推动巡察方式迭代提质。

  据瞭解,这种监督模式是在开展一次系统盘点、一次常规谈话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前期研判,专题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精准“画像”,研判该村在现有管理现状下的廉政风险情况,通过发挥海曙区纪委监委在全省纪检监察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中的“揭榜挂帅”试点优势,通过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横跨区级信息抓取、乡镇信息比对、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对口数据等多元信息维度,丰富巡察板块定制化功能,释放经营性固定资产领域巡察监督新效能。

  “巡察时发现某村部分集体土地面积账实不符,巡察组经研判调查后发现该村共有131余亩土地受侵占,及时向村‘两委’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该村立即开展专项清退行动,经济损失得以有效挽回。”海曙区委巡察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得益于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模式的运用。

  在前期的系统盘点中,巡察组通过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对该村50处经营性资产点位进行数字化分流,仅用时1天即筛选出风险点位21处,为巡察组节省出大量精力。之后,巡察组对照监督风险点位清单,有侧重地开展重点排摸、走访谈话、调查取证,及时形成巡察报告,形成问题台账,扎实开展巡察反馈。经系统整合、多方协同,对经营性固定资产体量较大的村巡察用时比预期缩减一半以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