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融入发展大局 香港要更有作为
http://www.CRNTT.com   2023-03-09 14:41:07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面临的困难与取得的成绩,更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

  港人当然关心报告的涉港部分。报告有两个地方涉及香港:第一是在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中提到香港,即“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稳定。”

  第二是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到香港,即“我们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毫无疑问,第二部分更值得关注,因为这是香港今年乃至未来几年要做的重点工作。

  维护国安 做好三类教育工作

  首先就是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202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幷发表重要讲话指出,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幷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nextpage>

  笔者认为,经过25年的实践,香港各界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基本形成共识:“一国”为本,中央依照宪法与基本法对香港特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两制”为特色,允许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共存。为此,特区政府仍需要进一步做好三件事:宪法与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同时,在“港人治港”方面也落实了“爱国者治港”原则,今后要吸纳更多才德兼备的爱国者参与治港工作。

  在落实高度自治方面香港更应该注重发挥特色优势,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特区尤其需要发挥更多的主动性,不能事事依赖中央,等待中央的“大礼包”。

  其次就是要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在基本法序言中明确规定的,而在有关表述前面加了“长期”两个字,显示中央对坚定贯彻“一国两制”的诚意和决心。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当然需要中央的支持,但更需要香港特区的自身努力。中央已经在多个场合提出香港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说明这两件事对香港都非常重要,不能偏废,且需要尽快解决。

  发挥优势 积极推进湾区建设

  香港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定位好自己,继续巩固发展“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个得天独厚的显着优势。报告指出了国家今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良机。香港可以继续发挥好“内通外联”的桥梁作用,为国家引入更多的优质投资。

  香港更应该利用自身金融等服务业的优势,积极投入内地服务行业。香港要回应报告中关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号召,积极扮演好“超级联系人”,幷在其中获得商机。香港更要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下好大湾区这盘棋。<nextpage>

  诚如有全国政协委员指出:大湾区有庞大的市场、丰厚的人力资源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大湾区将会成为香港发展的大舞台。因此,香港既要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为大湾区作出贡献,也要利用大湾区发展经济。

  香港要改善民生,就是要真正关心和解决老百姓长期存在困难。行政长官李家超于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多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从加快觅地建屋程序,到推出“简约公屋”缩短轮候公屋时间;从制定《基层健康医疗蓝图》,到为缩短专科门诊轮候时间定下目标;从研究优化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检讨机制,到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员工的薪酬待遇;从进一步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到恒常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等。这些均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风格,是值得点赞的。

  当然,特区政府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现在还没有到值得骄傲的时刻,应当将政府工作报告当作鞭策,将能够提升港人幸福感的民生工作一届一届做下去、做得更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