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然而近几年,还是有人总是拿民营经济做文章,一有“风吹草动”,“离场论”“国进民退”“以人民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等各色论调就甚嚣尘上,动辄“阴谋”“大棋”,唯恐天下不乱。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就提出,在社会舆论层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决反对丑化、“污名化”民营企业的言论。
我们不禁要问,为啥一些“污名化”言论总拿民营经济说事儿?我们又该如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
这些年,网络上不时冒出一些激进言论,有的老调重弹,有的花样翻新,背后都有较量、斗争的影子。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种“把式”。
其一,“贴标签”。顾名思义,就是居高临下,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所谓的“定义”“归类”,混淆视听、误导大众。比如,给民营经济冠以新兴经济体“国家资本主义”之名,给民营企业家扣上“资本家”的帽子,企图抹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和民营经济发展成就。
其二,“翻旧账”。不顾时代背景,用时下视角看待历史遗留问题,要么“低级红”、要么“高级黑”。比如,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私合营”画上等号,把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强行解释为控制民营企业发展。<nextpage>
其三,“放大镜”。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超1.57亿户,如此庞大的体量,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当然也需要政府及时引导、规范。但总有人以偏概全、上纲上线,把个别民营企业出现的点上问题,放大为行业问题、政府问题,甚至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锅”。
其四,“带节奏”。看似“以理服人”,实则恶意歪曲事实,带偏经济发展预期。比如,早年网上发布的《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一文就是反面典型。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有人竟然借着中国将迎来重大理论创新之机,公然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改变”的谬论博眼球。
其五,“唱老调”。总有一些言论不时拿“士农工商,商为末”这种封建社会的陈旧观点来贬低民营经济的地位,认为商人就是奸诈的、企业就是不良的,进而认为发展民营经济是错误的。殊不知,今天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崇尚诚信、合法经营早已成为一种导向和社会风尚。
二
对于民营经济,本不该有这么多无谓的争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问题是进行政治体制攻讦和意识形态攻击的绝佳“借口”。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退场论”“清算论”“国进民退”等论调,很多都来自美西方的媒体、学者,他们看似站在“专业角度”讨论经济问题,实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含沙射影地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说白了,关于民营经济的论调很多时候只是幌子,就像外部势力惯用的“人权”大棒、“民主”双标,最终是为干涉他国内政、攻击他国政权服务的。<nextpage>
当今世界,国力较量离不开科技竞争。中国民营企业正从跟跑、幷跑逐渐转向领跑。这显然不是美西方想看到的,于是他们不仅在外部极限打压,更妄图由外及内渗透传导,抓住一切机会释放不安信号,借此打击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投资预期和发展信心,一旦有企业因此迟疑却步,那么就正中他们的下怀。
三
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时势波谲云诡,我国经济依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民营企业作为市场肌体的“毛细血管”,感受最为深切,承压最为明显。
在这个企稳回升的关键节点,更要放开“看不见的手”,用好“看得见的手”,以担当有为的“稳”为民营经济的“进”保驾护航。
名气要更香。反击肃清“污名化”论调,我们不是为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站台”,而是为民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撑腰。因此,流言来袭之际,该揭露的揭露、该辟谣的辟谣、该力挺的力挺,光明磊落地站在事实真相的一边,旗帜鲜明地站在公众利益的一边。
预期要更稳。“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稳预期的实质,就是以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一以贯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扎扎实实兑现各类政策,真心实意解决困难问题,倾情倾力帮助民营企业在震荡中重塑、在转型中突围,这些都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当务之急。
环境要更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亲”“清”风来天地新,刹歪风、疗“沉屙”、立新规,破除以权谋私、索贿受贿、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潜规则”,让法治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护道者”。<nextpage>
从更广的视野来看,中国民营经济这条“大江大河”其实更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而且,它还将继续穿越风雨、奔涌向前,滋养神州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