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到2025年,全省渔业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养捕结构比例力争达到50﹕50;渔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3月9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办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传解读新闻发布会透露,海南出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明确海南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一直以来,渔业都是海南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来,海南渔业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困难挑战主动应变思变求变,奋力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转型升级,渔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文昌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乐东普盛深远海大型装备养殖基地成为“往岸上走”“往深海走”的标志性工程,“往休闲渔业走”在政策推动下正蓬勃兴起,水产种业“芯片”品牌更加响亮,三亚崖州、文昌铺前、万宁乌场、乐东莺歌海等一批渔港经济区和渔港项目加速推进。2022年全省渔业产值466.57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省农业产值的32%,渔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省委、省政府着眼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及时印发出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统筹部署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芸介绍说,《若干措施》有5个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水产种业,重点在种业基地建设、良种场创建、新品种培育、种业企业发展、观赏鱼等方面给予财政奖补支持;二是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分别从大型桁架类养殖装备和大型养殖工船两个方面给予全国最大力度的财政奖补支持;三是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对工厂化养殖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给予财政补助,推动传统池塘养殖向现代工厂化养殖转变;四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重点从精品示范基地和海钓赛事基地建设及渔业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财政奖补;五是大力发展市场主体,重点支持渔业企业升规和“专精特新”发展,对市场主体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财政补助。
“省财政厅突出聚焦重点、择优选项、创新机制等三个方面,强化对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资金供给。”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刘勇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介绍说,为提高财政奖补资金的精准性,对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养殖工船、渔业产业园、陆域集中连片养殖区绿色改造升级等投资规模大、重资产多的项目,我们改变以往对所有项目均予以奖补的方式,采取竞争性评选方式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示范效应强的优质项目,按照项目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补支持,切实提高扶持项目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中,符合条件的养殖装备按照实际造价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大型养殖工船按每艘船实际造价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1.5亿元的补助;政府主导建设的渔业产业园按照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补助,企业主导建设的产业园按照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一次性资金补助;陆域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养殖区绿色改造升级项目给予每亩2000元最高不超过4000万元的补助,实施面积1000亩以上的美丽渔场升级改造的项目给予每亩5000元最高不超过8000万元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