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纪检监察系统3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http://www.CRNTT.com   2023-03-14 08:04:45


 
  谢佳清:与“高原孤岛”的十年之约

  3月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三八红旗手表彰宣讲会现场,遵义市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谢佳清分享了自己在竹元村的驻村故事。刚从台上走下来,一位来自竹元村的“90后”姑娘就紧紧抱住了谢佳清,“这么多年,好想叫您一声妈妈。”

  面对突如其来的告白,谢佳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八年驻村生涯的苦辣酸甜,一瞬间都涌上了心头。

  第一次去竹元村,谢佳清从市区出发,花了2个多小时到达芝麻镇。从镇政府一路颠簸到竹元村,又花了近3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当时没有直达的通村公路,要从喜头镇绕行。

  “出发前,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竹元村的偏僻、荒凉、贫穷,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谢佳清说,竹元村的海拔在500米到1680米之间,41个村民小组分散在“三山夹两沟”,一度不通路、不通水,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孤岛”。

  驻村后,谢佳清和当地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收集建议。之前,由于水资源极度匮乏,村民只能把房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沉淀后饮用。谢佳清在走访中得知,挂帮单位曾为村里修建水窖,村民为了感恩,特地在井盖上刻下了“吃水不忘共产党”。村民淳朴的心,深深打动了她。

  谢佳清下决心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村民走出贫困怪圈。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愿望,谢佳清制定了竹元村第一个整体发展规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未来规划等30多个项目。

  竹元村紧靠着“当代愚公”黄大发老支书所在的团结村。“老支书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上修了一条‘天渠’,我们也能凭汗水修出‘天路’。”谢佳清为大家鼓劲打气。

  谢佳清回忆,当年,竹元村从交通部门争取到了部分专项资金,但因大型机械无法进山,毛坯路全靠村民出力。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带领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两年多时间,竹元村在悬崖绝壁上修建了22条、总长为61.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要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纪检监察干部驻村帮扶,要做成经得起检验的扶贫项目和产业。”驻村前,谢佳清长期从事办案和警示教育工作。驻村后,她时常为村干部敲警钟,把村“两委”廉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村干部的廉洁意识越来越强,保障了村里的项目实施。竹元村建起水库,引进核桃等产业,终于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继续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进发,谢佳清主动和有关企业对接,争取到了8000亩有机红高粱种植指标,其中1900亩由竹元村种植,多出来的指标则分给了其他村。从普通高粱到有机红高粱,价格也从每斤1元多增加到了5.6元。

  谢佳清说,能在村里踏实工作,离不开组织的支持。作为全市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挂帮单位,遵义市纪委监委专门到竹元村组织了支部结对、干部结亲等活动,帮助健全基层组织的同时,瞭解百姓的思想和需求,引导村民树新风。

  在谢佳清心中,这些年做群众工作,感触最多的就是:“把自己当成大家庭里的一分子,才能守住老百姓的心。”

  竹元村早已成为谢佳清的“家”。每次驻村期满,她都写申请要求留下来,要和村民继续共同奋斗。“2021年,我向组织递交了第四份申请书。今年组织征求意见时,我希望自己再干两年。”谢佳清说,希望自己在驻村十年的时候,看到竹元村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小时候,谢佳清常见母亲倾囊资助贫困学生,央视也曾在报导中称老人为“助学母亲”。受母亲影响,谢佳清深知,挖穷根根本在教育。她积极寻找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资助了7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读上各级各类学校。

  受到谢佳清的影响,从竹元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孟锡燕,毕业后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村里,与谢佳清一起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