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坚持稳中求进,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3-17 08:21:02


 
  以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把维护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民生温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事业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坚持以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特别要注重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就业、健康、教育等问题。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以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促进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坚持人民中心与经济中心、质量效益中心的相统一,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强调,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发挥实际效力,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汇聚强大合力,产生“1+1>2”的效果。统筹推进各项政策,要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做好局部统筹,也要做好整体统筹,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各项政策导向各有侧重,实施落地却又环环相扣,需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有的放矢,形成合力。这才能够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体现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来对高质量发展的把握、衡量与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统筹发展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社会政策贯穿其中,保障经济发展的民生底色。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有助于保持政策力度和强度,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发挥协同效应,使各行各业、各类所有制企业共享发展环境,增强活力,并共同参与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确保今年经济稳定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