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拍花”拼手速,种花看屏幕
http://www.CRNTT.com   2023-03-17 17:02:06


 
  “实现花卉种苗自立自强”

  “与一些花卉产业强国相比,云南花卉产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花卉种业科技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长期从事花卉育种研发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蔡艶飞说,国内鲜花育种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内市场90%的鲜切花品种,都是国外培育的。

  对标世界领先的荷兰园艺产业,蔡艶飞发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实现花卉种苗的自立自强。

  今年上半年,在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无性系繁育基地组培室投入使用,园区真正实现了单纯生产向种苗研发生产的转型,现在每天都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进行植物育种、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培养再生、繁殖及炼苗等。

  园区企业碧欧达(红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黎倩芸介绍,公司采用先进的种培技术,从选择优秀的母本开始,通过消毒,启动增殖等一系列组织培养流程及温室栽培过程,生产观叶植物、观花植物、水果、药材等品种,将优质种苗发到国内外客户手上。

  组培室的建成,有效打通了园区从种苗繁育、规模化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科研助力下,组培室一年可培育3000万株长周期花苗和1亿株短周期花苗。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强花卉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大力支持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等工作,自主培育的花卉新品种超400个。

  成立于2004年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花卉园艺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花卉园艺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花卉种质创新与育种、良种高效繁育、标准与质量控制、景观园艺工程技术、花卉精深加工技术等。

  蔡艶飞介绍,为推动花卉技术创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组建了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育种高原特色物种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等25个互为支撑、融合开放的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平台。

  以位于斗南花市附近的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已建成绿色高效种植基地,有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花卉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等多种职能,收集保存月季、百合、洋桔梗、山茶花、大丽花、兰花、海棠等多种花卉资源上千种/品种,形成花卉绿色生产主推技术3个,还通过基因编辑育种和快速育种方法选育了新品种8个。同时,该基地重点攻克了切花月季、洋桔梗、百合的无性繁育技术,建立了高标准无性系种苗繁育方法,累计繁育月季新型种苗超150万苗。

  “不少新品种取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这让我们充满信心。”蔡艶飞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