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3-03-20 18:49:18


  中评社北京3月20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所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国提供了一份真诚可敬、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倡议彰显了理念与实践、坚守与创新的融汇统一,必将成为未来深化各国良性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条件。“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方面,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文明是指某一特定的人类集群,或者指该人群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普遍拥有一定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疆域,可能涵括多种语言、习俗,同时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样态。因此,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常态,是人类社会弥足珍贵的共同财富,更是各国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可能。在中国,无论是秦汉时期对既往思想的整合重构,还是隋唐时期将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精华进行融合,抑或宋明时期中国人在借鉴其他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再次确认本土核心价值,皆彰显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格局。可见,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演进贡献中国智慧,从而达致立己达人、美美与共的至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遵循。首先,要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通”。毫无疑问,不同文明间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其价值观念也各具特色。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类存在物,拥有和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的类特性。人类的成员之间,总是具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面,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来指引彼此。其次,谋求共同价值需要打破西方的霸权迷思。究其实质,西方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性,是基于其自身特征的话语体系和区域现象,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文明。全人类之间的共通,不能单靠盲目西化来实现;当今世界正在遭受或有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灾难、危机冲突,源头也与西方霸权密切相关。对此,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这一概念体系中,和平发展是基础,公平正义是核心,民主自由是目标。如此诸要素构成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念体系,方能保障世界各国以宽广胸怀理解与对待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跳出发展模式倾销、意识形态对抗的窠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源泉。任何文明的延续和弘扬,皆离不开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特别是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扬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摸索并积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