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PT-4自身的回答,尽管其技术先进,但在同理心、道德判断力、创意和艺术美感等方面仍无法取代人类。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在AI接手计算和记忆等工作后,一直忽视人文社科的台湾教育是否能开始将哲学、美学等学科纳入国民教育?
笔者在探讨教育改革的积极方向后,也指出应关注GPT系统的使用局限。由于GPT不具备硬体,其技术转移无法像电脑和手机等科技产品一样取得实体。换言之,以ChatGPT为例,一旦其控制者OpenAI公司决定阻断使用,依赖该系统的人将遭受重大影响。台湾必须意识到自己是GPT系统的被动接受者而非控制者,对于国民能否长期使用该系统并无决定权。
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应教育学生善用GPT系统以获得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避免学生过度依赖,以免让我们变成无AI即不可生存之人。因此,笔者主张我们的教育应特别重视那些在AI失效后仍具有高价值的学科,例如前述的英文和程式语言。
接着,笔者认为学生应接受数位素养和资讯辨识方面的系统化培训。尽管GPT带来便利,但真假难辨的不实讯息也可能愈发猖獗。因此,从基础教育着手,培养国民不轻信甚至能准确辨识真伪的能力尤为重要。
最后,笔者认为台湾应在教育体系中纳入AI操作,让学生掌握在AI时代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并强调培养在GPT系统失效后仍具有高价值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提高学生的数位素养和资讯辨识能力,以因应未来挑战。
(作者:林千圃,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