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http://www.CRNTT.com   2023-03-27 15:54:00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近日,就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记者采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

  记者:参照国内外经验,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对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何意义?

  答: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初期往往是打造都市圈,像东京、纽约、伦敦都是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通过都市圈带动形成城市群。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发展阶段,有利于更好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个圈层构成。“通勤圈”就是指环京交界地区,提升同城化效应,与北京的东部、南部地区融合发展。“功能圈”指的是北京要和天津、雄安新区通过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产业圈”就是要充分发挥京津冀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强链补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共同做大产业蛋糕。2015年以来,北京企业对都市圈企业投资次数累计超3.2万次,投资额超1.6万亿元,三个圈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京津冀的比重超四成。

  记者:如何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推进环京周边地区密切合作,引导北京适宜产业在环京地区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答:环京地区“通勤圈”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促进“通勤圈”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连接,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同城化效应。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控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交通方面,要坚持公交优先、轨道先行,推进跨界项目建设,提升通勤效率。产业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通州区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等平台推动一批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还要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公共服务方面,要推动北京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布局,促进区域职住均衡。

  记者:如何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两翼”对接协作,形成错位联动发展格局?如何进一步唱好京津“双城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