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技术、法律携手,治理“按键”伤人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8:39:34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遏制网暴的最大作用,在于其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闫怀志指出。针对评论、弹幕等典型的非结构化语言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情绪解析、文本观点提取、词法分析、文本相似度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网暴的全量、多维度、快速分析,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弄清楚相关受众在看待相关话题时的想法、情绪与核心观点,从而阻断网暴传播链的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网暴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必须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识别,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网络暴力行为的认定准确可靠。”闫怀志说。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能会因为其机械性、固定性等缺陷,造成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认定错误,陷入过犹不及的境地。

  双管齐下治理网络暴力

  有效制止网络暴力行为,除了技术手段,还需要法律的参与。

  网络平台可普及评论智能过滤、评论或私信动态关闭、识别屏蔽恶意用户等功能,有效遏制网络暴力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对评论进行大数据模型匹配和校验后,向违规发言者做出言论提醒,及时制止网络暴力行为。

  记者瞭解到,针对网暴治理,国内多个网络平台正在展开行动。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他们上线了私信防范网暴的功能,可以便利地使用一键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关闭消息功能,以减少网络暴力内容对用户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公司还积极引导用户发布正向内容,对存在潜在网络暴力内容的信息做出提示,引导发布者进行善意的表达,助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行为实施者依其行为的恶劣程度,可能要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陈磊指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网络暴力实施者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其行为较为恶劣或者情节较为严重,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如果其以肉体暴力或者其他极端方法进行网络暴力,情节特别严重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陈磊进一步指出,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都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循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活动。整治网络暴力等网络不良行为乱象,需要行政监管、互联网平台、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我们应该合力净化网络生态,营造积极健康、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来源:科技日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