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胜迹古祠堂  千载永流芳
http://www.CRNTT.com   2023-04-05 15:33:44


 
  是父是子,文献一家

  在文人祠堂中,意味深长的匾额楹联非常多,三苏祠也不例外。透过这些匾额楹联,我们能够穿过岁月悠悠,读懂历代文人名士对三苏父子人品文品与苏门家风的高度赞扬。

  在三苏祠前厅门楣正中有一匾,上书“文献一家”。“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原指典籍与贤者,此处指的是三苏父子集文学圣贤于一家。跨过前厅,来到飨殿前,人们一眼就能看见悬挂在正中的“是父是子”匾。这里的“是”,在古汉语里是“这样”的意思。“是父是子”意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三苏父子家学渊源深厚,苏轼兄弟的成就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当年苏洵考试落榜之后,回到家中,闭门谢客,整整十年间,父子三人共同学习。飨殿前还挂有三副对联,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这副长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上联赞誉他们的杰出成就依然雄视千古,不同凡响;下联赞誉他们的人品气节,以及即便历经磨难依旧能激浊扬清、保持高尚的可贵情操。

  景行行止,墨香依然

  三苏祠虽被誉为“南州胜迹古祠堂”,千百年间,却多次遭受破坏。2013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距离震中80公里的三苏祠受灾严重:16处文物建筑受损,地面沉降,山体垮塌。地震“新伤”叠加历史“旧病”,三苏祠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工程由此拉开序幕。历时近3年的维修工程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修复”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维修,同时对祠内路桥、山体、水系、植被、人文景点等进行综合整治,按照“祠堂区恢复故宅家庙,纪念馆现代手法布展”的原则,对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

  在三苏祠主体建筑西侧有一处长亭,名为“百坡亭”。“百坡”之名,取意于东坡《泛颍》一诗:“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寓意出现更多东坡式的杰出人物。亭上的匾额由吴伯箫题,抱柱联“谟议轩昂开日月,文章浩渺作波澜”,意为三苏父子经世宏论如日月光耀千秋,文章豪迈俊逸,汪洋恣肆一泻千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百年来,不断有景仰三苏的文人雅士来到古祠拜谒三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