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算”出强大科创力——之江实验室探访记
http://www.CRNTT.com   2023-04-20 12:23:10


 

  让算力更“聪明”“好用”

  光是“能算”还不够,还要让科学计算更“聪明”、更“好用”。

  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软件研究中心主任潘爱民告诉记者,算力资源天然存在的异构性,以不同技术实现的计算能力,往往出自不同的系统架构或指令集,在实践中算力的异构和软件不兼容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提高了算力使用的门槛,也使得算力利用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一个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每天要面临大量复杂的计算需求,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所需,以最佳方式利用既有计算资源和最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潘爱民说。

  2022年,之江实验室推出了“之江瑶光”智能计算操作系统,各种异构算力资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算力池”,可同时供大量科研项目共享使用,既做到“牵线搭桥”,又可以“运筹帷幄”。

  所谓“牵线搭桥”,是用户和算力之间,通过一个“资源连接器”,聚合高性能计算、智能超算等不同类型算力资源,将算力调度的损耗降到低于10%。

  所谓“运筹帷幄”,是按策略对数据进行编排调度,把数据高效传达到计算集群和节点,让每台计算机物尽其用,协同整合算力可达10EFlops(每秒1000亿亿次浮点运算)。

  目前,之江瑶光的算力服务能力已经在材料、基因、制药、天文、育种等科学研究领域落地应用。“按照现在的敏捷迭代开发模式,这个系统会变得越来越高效,也越来越智能。”潘爱民说。

  智能计算赋能百业发展

  今年以来,之江实验室算力利用率增长了近50%。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依托,算力高速运转背后是产业的智能升级。

  在之江实验室的园区,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简单操作,就可以为入园的客人“下单”无人接驳车。一台无人车配备近20个传感器设备,依靠数据与算法,无人车可以做到360度无盲区的感知,并在复杂天气和环境条件下检测到障碍物。

  智能计算在赋能智慧医疗领域显示出强大潜力。在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中心智能医学信息平台上,杭州、南京、合肥3个城市的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之间,在确保原始数据不离开医院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临床数据的协同分析。依靠隐私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数据不出门,算法多跑路”。

  “智能计算无处不在,无感的计算已渗透于各行各业,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朱世强说,比如,智慧城市中的“天眼”系统、智慧工业领域的智能工厂场景,背后都有无感计算的加持。生活场景中,老百姓每天都会看的天气预报,以及正在落地的自动驾驶,离不开超级计算、融合计算等的支撑。

  如今,计算产业正呈现出智能化、泛在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计算越来越无感,使用越来越便捷,产业空间正飞速增长。根据《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未来,智能计算将会有更加强大的穿透力和更加巨大的产业空间。”朱世强说,之江实验室将加快建设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科学装置,不断拓展重大应用领域,成为众多行业攻坚克难的得力工具,服务国家战略、数字经济和社会民生,加速社会进入智慧时代。(记者 郭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