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准确把握积极应对人口变化趋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4-21 08:40:52


   
  聚焦“一老一小”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使老年人能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要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继续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建议尽快总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经验,可考虑出台全国性的城乡统一、普惠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更好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优化生育养育环境,尽快提升生育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等诸多因素,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房价、子女抚养教育高投入、生育妇女职场受到歧视等均成为抑制生育行为的因素。因此,重点是要把生育政策的重心从生育数量调整转到生育支持上,在全社会建立起有利于婴幼儿成长的社会环境,从多个领域发力,解决育龄夫妇面临的生育养育难题,减轻社会的生育养育焦虑,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婴幼儿相关基础设施、医疗保健资源、教育资源、家庭支持等方面投入力度,切实减轻婴幼儿家庭负担。在大力发展普惠性服务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婴幼儿服务,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聚焦开发人力资源潜力,一方面,要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提高劳动参与率。延迟退休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延迟退休改革,应充分考虑多元化需求,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要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在科研管理、税收政策、经济激励等多方面向有利于发挥人才创新作用的方向改革,形成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环境。同时,还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培训针对性等措施,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文章强调,人口总体上是个慢变量,具有渐变性特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久久为功。我们只有在准确把握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积极创新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回应“养”“育”之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