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发展i
http://www.CRNTT.com   2023-05-12 08:41:43


 
  3、健全产业链图谱,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厘清“延链”思路

  文章认为,延长产业链是提升产品层次和附加值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途径,识别“延链”的切入点依赖于对标完善的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图谱是分析产业链网络形成与演化趋势的有力工具,能够识别产业链各环节的空白点,分为刻画上中下游各环节间联系的流程型、从设计到组装的模块型和兼容流程、模块的混合型三类。通常来说,产业链图谱的内容包括产业链结构图谱、链主企业之间的网络图谱、关键的技术路线图谱、产业发展的资源图谱和产业链上的领军人才图谱。构建产业链图谱,须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技术条件决定,遵循“一地一策”的原则。健全产业链图谱,要求准确厘清位于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企业的数量分布、相对规模和市场地位,明确产业链上不同位置高附加值环节的缺位情况,为有针对性“延链”提供精准招商引资方向,目的在于延长产业链,拓展深加工层次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链吸纳就业和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进而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多元化的产业支撑点。位于产业链图谱核心位置的企业被称为链主企业,其在同行业中相对竞争力位居前列、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整合协调能力。近年来,“链长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实施,成为以“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抓手。链长通过支持链主进行重大项目投资,旨在引领和打通全产业链上的要素流动渠道,推动链主和大中小微企业实现融通发展,进而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圈,增强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激发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联企业的投资活力,汇聚优质企业形成集聚态势,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为维护链主企业对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夯实基础,为全产业链抵御外部冲击、分散链内压力传导、实现自我修复和稳定运转构筑多维安全防线。

  4、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夯实机制保障

  文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链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组织模式,在满足市场需求导向下,将参与创新的主体进行对接,以推动实现知识创新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创新系统优化的目标。资金链是为企业正常运转提供资金支持的各类金融机构主体或融资渠道构成的资金网络,通常包括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和商业银行的金融信贷支持等。人才链是通过培育或引进方式集聚与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梯队。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协同投入,产业链韧性的生成必然依赖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共同作用。“四链”融合的程度,直接关乎产业链韧性的强弱。“四链”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融”,随着“链时代”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推动实现“四链”深度融合的机制优化,对于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形成科技和产业优势的前提。“四链”深度融合的目标在于打造集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为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第一,优化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以政府各类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方式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第二,制定实施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政策举措,鼓励海外人才归国,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渠道,充分挖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三,精准突破“四链”融合过程中的机制障碍,关键在于破解链条主体融合自觉性、主动性欠缺的问题,可通过创新协作机制、激励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以增强链条主体参与融合的获得感为出发点,有效平衡链条主体对于“四链”融合的投入风险与收益关切,扫清阻碍链条主体参与融合发展的惰性思维,切实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实现链条主体之间协同创新能力的显着提升。

  5、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提升产业链韧性营造良好环境

  文章指出,近年来,全球产业链断链危机不断加剧,俄乌冲突持续、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大,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国家产业链本土化、区域化的趋势明显,在关键领域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合作上持有越来越保守的态度,加重了内顾倾向,甚至出台对产业链进行缩短和稀释的政策措施,显着收紧对产业链的布局和管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导致部分产业链出现断点、堵点。产业链韧性的本质在于产业链抵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当产业链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小于冲击程度时,产业链将出现“断点”,确保产业链安全的核心在于消除产业链“断点”,实现产业链内外运转畅通。因此,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和打造国内大循环格局,有助于缓解、降低外部冲击对产业链稳定运转的影响,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具有全局性意义。

  为更好应对和引领大变局,在对全球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研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分工调整和国际科技竞争的不断演化,一国产业链运转不畅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国家或全球,凸显出产业链的公共产品属性。近年来,受零和博弈思维的影响,一些国家维护产业链公共产品属性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加剧了全球产业链出现“公地悲剧”的风险。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了与全球产业链的对接合作,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作出了贡献。在国际循环方面,中国依托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最大程度提升高端技术话语权,有效规避断链风险的潜在影响,在国内循环方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政策举措,产业链上的资本、商品、服务和数据等要素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合理的高效流动与集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为国内大循环和吸引国际循环提供强大的消费驱动力。为此,以推动产品、服务创新为抓手,围绕打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消费增长极,为畅通产业链运转提供需求牵引,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筑牢产业链安全基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