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23-05-18 09:11:38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确保经济质的不断提升,主要包括重大比例关系日趋协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总量和结构基本平衡、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物价和就业稳定等。我们强调高质量发展,反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但决不是不要发展速度。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经济运行不能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谈不上高质量发展,而且还会出现种种矛盾和困难。这就需要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的同时,还要确保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所谓坚持以质取胜,就是在保持经济量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以产品的质量以及经济发展的质量取胜。所谓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则是指通过不断的量变增加和积累达到质变的突破过程。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突变或飞跃。从量变到质变,再在质变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量变,从而达到新的质变,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规模从小到大、经济实力从弱到强,就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同时,高质量发展本身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当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对此,党中央提出,要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良好运行和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加强政策协调,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基本前提。因此,从根本上讲,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处理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需求管理的关系,特别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切实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体系中,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两类手段。供给侧管理强调针对经济中存在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跨周期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提高潜在增长率,从而实现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目标。需求侧管理则是强调针对经济中存在的周期性、总量性问题,通过短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来逆周期刺激或者抑制需求总量,从而短期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现实增长目标。任何一个经济体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都需要把握好、协调好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政策,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在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时质的提升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时量的增长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进入新时代,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少,潜在增长率下降,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再加之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实体经济内部、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突出,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经济政策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供给侧管理所要求的从供给要素入手、着眼于提高潜在增长率的政策内容,还指明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结构性矛盾等实现路径。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在供需两个方面的改革和管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内嵌于扩大内需的要求之中,扩大内需战略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为了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和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更好统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绍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