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非携手防治荒漠化前景广阔
http://www.CRNTT.com   2023-06-12 12:31:35


 
  在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日益严重。萨努说,萨赫勒地区遭受荒漠化之苦由来已久,在非洲联盟的主导下,该地区的多个国家发起“绿色长城”计划,希望通过跨国合作,共同防治沙漠化。

  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主管迪奥普·苏莱曼说,荒漠化和乾旱在非洲不仅影响生态,也影响人口。土地退化导致生态多样性受损,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他说,中国付出巨大努力来防治荒漠化,非洲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课题。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官员贾晓霞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在努力支持受荒漠化影响的各方加强基于科学的决策,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分享知识和技术,提高行动能力。

  埃塞俄比亚灌溉与低地部国务部长恩德里亚斯·格塔说,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在非洲已运行多年,埃塞俄比亚加入后受益良多,中国政府对这项计划的支持,正使大量土地重新变得宜居,“修复好退化的土地,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中国科研人员在此研究防沙治沙技术已超过60年,2003年正式实施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攻克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经济型防沙屏障建设等技术难题。

  萨努说,鉴于中国在防沙治沙方面的丰富经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在2017年与中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技术转让等合作加强防沙治沙能力,“通过合作,非中可以分享经验,相互支持,有利于推进‘绿色长城’计划”。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说,希望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各方构建适宜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的荒漠化防治技术,积极践行中非绿色发展合作。

  对中非在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等领域的绿色合作,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秘书长杨文斌表示乐观。他说,中非未来可持续在公路铁路防沙、地下水补给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发展更多高产值的生态产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