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八部门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
http://www.CRNTT.com   2023-06-14 14:37:59


  中评社北京6月14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职业教育行业再迎国家利好政策。

  6月13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从资本市场来看,A股方面,中公教育等百家上市公司早已布局职业教育,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亦稳步提升。

  畅通产教合作通道

  优化人才配置

  从《实施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来看,“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居于首位。其中明确提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

  对此,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巨大。人社部数据显示,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当前我国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滞后,实践性不足,培养结构失衡等方面。”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多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正是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点对症施策,有助于畅通产教合作通道,提升职校技能人才的市场化技能水平和市场认可度,从有利于优化人才配置。

  在李强看来,从政策关注的领域,可以看到职业教育领域的“两端化”人才培养方向:一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硬技术”人才,另一端丰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的“软技能”人才,从国民整体的产业升级发展,到关系民生的生活服务等,均有覆盖。这也是践行人才强国的切实表现。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专业链对产业链没有形成有效支撑。”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刘明表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在提升专业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旗帜鲜明提出“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

  优先,是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是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是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是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此次政策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在教育与产业之间点明了优化发展新兴专业、加快建设紧缺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撤并淘汰落后过时专业,有助于鼓励一批职教与产业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生态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以化解教育与产业两层皮、教育不符合产业需求、职教就业困境等深层次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