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主动延毕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http://www.CRNTT.com   2023-06-16 10:13:43


 
  足球场上流行一种“主动进攻即最好防守”的战术,同理,面对即将迎来的诸如就业、结婚等一系列现实压力,如果只是一味选择“延毕式”的退却,或者盲目跟风式的主动延毕,则很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会面临更多机会成本的损失。耐人寻味的是,在媒体记者的访谈中,有的主动延毕的学生表示,自己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足够理想的工作,才主动选择延毕。就此而言,正所谓一时的暂停不代表一劳永逸,今年找不到理想工作,并不意味着明年一定能找到。如果未来规划不清晰,延毕反而可能成为绊脚石。

  当然,在就业和深造压力等较大的情况下,有的准毕业生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主动延毕有一定合理性。在延毕缓冲期,可以让自身进一步想清楚目标所在,让下一阶段选择多一点回旋的余地。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无论从何角度而言,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最好地把握住机遇。

  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是,毋庸讳言,目前社会对选择“延毕”的学生宽容度依然有限,对此,有关各方都应正视延毕这个话题,综合考量,积极应对。

  具体而言,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设计,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能力,减少试错成本,而非仅仅停留于校园内的舒适环境。已经延毕的同学,则应该为续航积蓄力量。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的学校不能被动作为,而应适时加强对学生的规划和指导,为其提供更多的求职信息和培养机会,同时也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业进展与延毕管理。于用人单位来说,也应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找到方向。而对社会舆论一方,则应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延毕,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审视也不要一刀切地单纯肯定或否定,而是多一些思考的声音。

  言而总之,在人生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种可能,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影响人生的发展方向。对准毕业生来说,可以选择“战术式延毕”,但就业机会并非一成不变,无论按时还是延毕,都应该提前规划,不断提升能力,未来人生不断升级才是最重要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