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乡村兴旺,吸引游客来“相见”
http://www.CRNTT.com   2023-06-19 10:07:28


 
  盘活“空心”山村

  相见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海拔500—800米,靠山临崖,面向峡谷。由于地处偏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儿都是浙西山区最人迹罕至的角落之一。

  2014年底,负责浙西大峡谷景区运营的潘青青和旅游公司同事们一起,考察峡谷沿线各村庄的旅游发展情况。这一年,民宿经济方兴未艾。她希望在这些村庄里,找到传统景区转型的契机,为家乡临安的发展出一份力。

  到达相见村这天,正下冬雨。潘青青和同事们刚一入村,从峡谷底部升腾而上的云雾就把一行人包裹在了其中。一时间,空山新雨,云雾缭绕,望向峡谷对岸,满眼绿竹松涛。水墨画般的景色让潘青青感到震撼。

  那时,相见村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全村登记在册人口仅约430人,常住村民不足百人,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缺乏支柱产业、房屋及设施破旧等原因,村子发展面临瓶颈。

  “要把‘空心村’的资源‘盘活’,把美景‘带’出大山!”潘青青当即决定,发挥多年来在浙西大峡谷景区运营中积累的经验,同时把在法国深造期间学习的旅游管理知识用起来,为相见村量身定制旅游发展方案。

  不久后,潘青青与村政府签订了整村开发合作协议,围绕民宿和休闲业态开启探索。她一口气支付了10年租金,租下8幢老屋,并把其中一间精心改建为民宿“相见茶舍”,自己直接经营,其余几幢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开发。2016年1月,第一幢民宿建成开业;2017年1月,第二幢民宿投入运营;2018年底,第三幢民宿正式落成;2021年,第四幢民宿对外营业……渐渐地,整洁现代的民宿集群出现在相见村。

  民宿之外,潘青青还带头改造了村里闲置的牛栏、猪栏和各类附房,建成手作工坊、乡间茶酒吧、团建会议室和伴手礼店,同时修整荒地,开辟为精品稻田、菜园、茶园,并在田间修筑精巧的竹寮、凉亭等,保留乡村风貌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项目。

  如今,民宿集群渐渐拉动了整个村的发展活力。不仅村里的老屋恢复了人气,不少留守老人也在家门口“开工”,在民宿和活动场所担任管家及向导,或帮民宿种菜、种田。目前,民宿为村民提供闲置房租赁收入达600万元,每年为就业村民提供劳务报酬达100万元。2021年,相见村获评首批临安区“侨亮乡村”示范点。今年4月,潘青青主理的“相见茶舍”被评为浙江省级“乡村侨舍”。

  打造共富产业

  发展乡村旅游,土特产是资源宝库。潘青青介绍,相见村所在的龙岗镇是“天目青顶”茶的重要产区之一,当地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独具特色。然而,由于海拔较高,成熟期晚,相见村的茶叶往往会错过一般采摘交易的高峰期,很难卖上好价格,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也不高。加之劳动力流失,村里近500亩茶田日渐荒芜。

  为了帮相见村的茶叶擦亮招牌,自2017年起,潘青青连续3年承办全镇“天目青顶茶评会”,同时把“茶评会”作为民宿的常设活动之一,每年春季邀请游客烹茶论茗。

  经过多方咨询,潘青青意识到,村里的茶要想走出山谷,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为此,她出资购买了一整套炒茶设备,捐赠给村集体,并与相见村合作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建起全镇第一家现代化炒茶厂。2022年4月,合作社试运营后的短短7天内,就用10万元收购了村民采摘的茶青。“合作社还雇用村里有经验的老茶农进行茶叶炒制、包装,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益。茶厂所得其余利润全部归入村里的共富基金,用于改善村民生活。”潘青青说。

  潘青青带头打造了15亩共富稻田、5亩共富菜园,为村集体累计增收超过50万元。“田间种出的新米、无公害高山蔬菜及相关农产品除了满足民宿需求,还会作为伴手礼推出,不少游客离开时都会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潘青青说。

  当下,相见村的活力引来了更多资源。“由于乡村旅游及民宿经济发展火热,相见村得到了越来越多政府专项支持。继2017年获得景观村落改造资金、2019年获得道路拓宽资金后,今年3月,村里还申请到政府的200万元提升改造资金。我们计划把这笔资金用于扩大茶厂产能并建设观光茶厂,使茶厂进一步结合民宿集群,做好农文旅文章。随着共富项目不断推进,村民们的收入肯定还能再增长!”潘青青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