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
http://www.CRNTT.com   2023-06-23 08:46:53


   
  树立大食物观。这是新时代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统筹利用国土资源,保障食物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文章强调,一是强化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政策支持。必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具体来看,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同时,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提升耕地利用效能,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还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提高单产、降本增效,研究制定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综合性方案,着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持续提高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的“压舱石”“稳定器”。要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要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要提高应急储备能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健全交通运输网络和配送体系,切实解决应急配送和供应“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挥自身优势,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五是加强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要立足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用足用好国际农业资源,通过多元化粮食进口渠道和农业科技合作扩大世界粮食总供给,提高农业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加强全球农业投资贸易与市场风险监测,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鼓励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不断完善和强化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拓展农业国际合作,构建安全可控、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