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6日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在此背景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日报发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曲如晓文章认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既有优势,也存在短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基本构建起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高端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亟需补齐。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为中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此为契机,中国将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过程中着力延链强链补链,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创新高地,以资源优化配置激发要素活力,以开放合作筑牢安全防线。另一方面,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仅加大了相关产业领域“脱钩断链”的风险,也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章指出,着力破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堵点、培育产业链竞争新优势,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吸引力和推动力的关键举措。具体来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