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出新步伐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12:46:40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和成都国际陆港,中欧班列(成渝)号拉响汽笛,两港通道互联、港区互通、产业互补,这趟国际班列自开通以来,每年开行量均在5000列左右;在重庆璧山,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以云服务和数据智能为核心业务,为川渝两地和东部地区提供算力支撑;在明月山,四川大竹县和重庆梁平区的护林员一同巡山,守护着川渝大地的山山水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9%,较上年全年回升0.9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248个重大项目已开工230个、完成投资8417.7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447.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42.6%。

  双城经济圈建设正酣,企业迎来更多机遇

  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致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8条膜切线正全力运转,胶带薄膜在自动化仪器上快速移动,经过一系列复杂程序后,变成长度不一、形态各异的胶带产品。几小时后,这些产品将送达四川绵阳的电子企业生产线,进行下一步加工。

  随着两地共建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脚步加快,企业迎来了更多机遇。

  前不久,在川渝两地政府部门举行的行业交流活动中,致贯科技和四川成都一家从事车载显示的企业建立了联系。“今年行情好,四川的合作伙伴多了,销量不愁了。”致贯科技常务副总经理赵仕红说。如今,致贯科技和四川的合作伙伴将逐步在川渝实现全产业链配套。

  今年3月,《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出台,提出“十项行动”,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抓手;制定年度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清单,滚动实施、有序推动。

  推动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川渝两地不沿边、不靠海,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答案是摒弃同质化竞争、迈向一体化发展。

  目前,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开展关键环节“备份”等6个事项被纳入部省(市)合作协议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两地将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5个园区遴选为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协同发展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两地正加快搭建川渝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平台,推动成立双城经济圈智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教联盟;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布局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若干城市内部数据中心。此外,两地还联合发布数字赋能先进制造城市机会清单,设立成渝数字经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加快。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和金凤实验室启动运行。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联合实施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15项,资金超过1亿元。开展川渝协作深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鼓励职务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两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200亿元。“重庆英才服务卡”“天府英才卡”6项服务内容对等互认。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