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盛夏时节,在湖南长沙,人们用最真挚的热情,迎接一批批远道而来的非洲客人。6月29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本届博览会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随着开幕日期的临近,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近日,记者走访本届博览会主、分展馆及相关企业,近距离感受中非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以及本届博览会的新亮点、新气象。
各方踊跃参会
参展规模空前
为满足参会各方的展览展示需求,博览会设主展馆和分展馆。目前,布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位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馆设立了“六馆一区”,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据介绍,博览会将集中展示非洲的红酒、咖啡、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以及中国的工程机械、医疗器械、日用百货、农机设备等。在主展馆的W1馆,布展工作人员正在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企业展区进行外观结构施工。
“这个占地2240平方米的央企展区,将通过图文、视频、实物沙盘、数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集中展览展示对非合作新理念、新举措、新作为。”负责布展的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展览工程部总经理张亮说。
分展馆设在位于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记者在现场看到,琳琅满目的非洲商品已将非洲国家主题展馆填得满满当当。
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江守方介绍,6月上旬,常设展馆调整了布局,将贝宁、刚果(金)等8个国家的展馆前移至更显着位置,更好地配合本届博览会展示8个主宾国的商贸元素,“与往届不同的是,我们这次将绝大部分主题场馆交由非洲各国商协会来运营,希望更好地发挥场馆商贸功能。”
截至6月26日,已有53个建交非洲国家、12个国际组织、30个省区市和1700多家中央企业及地方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报名参会。
各方踊跃参会,参展规模空前。自6月19日首批入境参展展品完成通关手续,运抵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后,非洲国家各类参展商品纷至沓来,陆续运往展馆中布展。
据长沙海关介绍,相较前两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境外参展国家和展品种类、数量都显着增加。截至6月26日,已有来自29个国家的1590项展品报名参展,较上届增长165.9%。
历届成果落地
合作不断深入
近年来,随着历届成果落地,中非经贸博览会成为促进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7年起,中国与马达加斯加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其中,湖南省农科院牵头、湖南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最早一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建设。此后,袁氏种业深度参与援非农业项目。
这类农业项目合作,在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推动下,进一步提速——2019年和2021年两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袁氏种业分别与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杂交水稻合作协议,助力非洲国家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如今,中非各项合作协议陆续落地生效。在尼日利亚40公顷的高产示范培训基地,现代化农业技术团队和种植加工体系已经建立,近3年,示范基地的粮食产量已上升到每公顷7吨以上。
不仅是农业合作,在加工制造、经贸园区、基础设施、航空航天、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医疗卫生、社会民生等领域,以中非经贸博览会为平台,双边经贸合作正全方位不断深入。
“我们已在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等地建立子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成立了合资工厂。”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经理伍伟恒说,随着市场布局日趋完善,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工程机械设备已全面进入非洲市场,仅轮式拖拉机就累计销售超过4000台,金额约8亿元。
“我们在30多个非洲国家设有常驻分支机构,在非设备保有量超过1.8万台,深入助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三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集团旗下的三一重工还将携15款电动化、智能化产品亮相。
目前,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着力推动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产业链建设,支持和引导园区企业建立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干辣椒、芝麻等6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2022年,园区实现对非贸易额32.7亿元,同比增长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