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创新颠覆”还是“生活助手”
http://www.CRNTT.com   2023-06-29 17:01:25


 
  医疗,已成为应用热点

  论坛会场中,一款特殊的机器人引得嘉宾纷纷驻足。“这是由天津大学研发团队开发的抑郁症智能诊断机器人。”工作人员向嘉宾们介绍着这项脑机接口研发领域的新成果,“只需头戴设备,就能采集到大脑皮层神经元信号,并通过‘解码’实现对抑郁症的定量评估。”

  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再到医疗管理,源远流长的医学正与崭新的人工智能碰撞出火花,拓展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嘉宾预测,人工智能可能成为医疗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在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看来,人工智能对疾病的诊断,会使得我们的诊断过程从依赖于每个医生的能力,变成依赖计算和集体的智慧,这样会减少医疗服务的差异性。

  “研究人员进行实验时,很可能一次只能做十个、一百个,但是有了AI后,可以同步进行大量实验,并产生海量数据。”银杏生物工作室首席商务官埃娜·克拉森伯格这样解释人工智能在推动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介绍,目前企业已开始尝试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加快药物研发的过程,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慢性病。

  人工智能为医疗行业带来的改变,还在走向更深领域。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介绍,集团在整合医疗资源时发现,我国医疗资源区域性较为突出,创新技术部署成本较高,平台打通能力不足,推广落地面临挑战。他认为,有了AI的支持,有可能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未来,应设置安全“围栏”

  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被迅速释放的同时,如何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论坛上,嘉宾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面对大家关注的“AI技术的引入会导致哪些工作岗位的减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新的技术能够帮助提高企业营收和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与可能性,以此达到兼顾提高劳动效率和保障员工福祉的平衡。

  那么到底哪些领域应尝试使用这项技术?王冠说,一些对错误零容忍的领域暂时不宜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对于一定程度上允许犯错的、重复性强的工作,可以率先对接这项技术。

  不少嘉宾认为,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办法判断提供内容的真假,可能虚构一段内容来迷惑用户。”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冯雁直言,每一个需要作出决定的领域,都得是人说了算,机器只能提供辅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