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可持续科创金融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7-11 08:36:29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目前,中国已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科创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激活科技创新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能,从而完成以经济结构转型和高新技术自主化为支撑的增长动力转换攻关,成为当下一项紧迫的改革任务。
  
  经济日报发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轩文章表示,由于科创企业天生具备“三高一轻”(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轻资产)特质,与传统融资供给制度不匹配,融资压力仍是制约当前中国科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科创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随着一系列改革的推进,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但从客观上看,中国目前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供给结构,仍呈现出服务科技创新效能不足以及堵点、瓶颈较多等问题,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持国家科技创新,使科技和资本要素更高质量结合”,成为当前中国实现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
  
  对此,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具体来看,构建可持续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创金融体系,需要从提升宏观政策效能、完善中观市场机制以及激活科创资本新力量等方面发力。
  
  文章提出,首先,从政策供给端营造稳定、连续、精准的投融资生态。引导对科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本支持,提振科创行业整体信心,进一步激活创新市场活力,营造企业获得感更加稳固的投资服务环境,引导长期资金流向小微创新企业。
  
  其次,继续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加强各板块的互联互通,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与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做好衔接。充分利用多种资本市场优势,综合考虑行业、市值、财务指标等不同特征,在不同市场板块中进行区别设计,满足不同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稳步推动投资者结构转变,引导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流向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优化退市环节,加快转板机制建设,畅通退市后融资通道,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打开多元渠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