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7-13 08:10:02


 
  推动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

  文章称,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内深层次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牵引力量,对于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大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贸易方式创新进程加快,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新时代新征程,将进一步立足高水平和全方位两个基点加快推进对外开放。一方面,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聚焦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对接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加速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另一方面,以多层次、多领域、多区域全面开放为核心,增强对外开放质量。依托数字贸易深化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效配置布局资源,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推动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新格局。

  共建创新包容可持续的合作机制

  文章强调,创新包容可持续的合作机制,是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核心保障,也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延展。比如,中国对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中巴经济走廊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共建“能源一带一路”平台,搭建“绿色丝绸之路”纽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围绕创新、包容和可持续的主题进一步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一是强化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持续深耕第三方市场合作,积极探索在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创新型联合投融资机制,加速引领共建国家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二是建设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壮大包容力量。聚焦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建设跨境经贸合作区、打造产业协同发展集群,推动共建国家共同发展,壮大开放包容力量。三是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加可持续动力。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区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持续同共建国家展开合作,协助共建国家转变发展模式,加快探索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