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向
文章指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下,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构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三农”的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的前提下,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二是以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重点抓手,继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融合市场活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抓手,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规划引领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安排,实现城镇和农村的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是乡村建设行动的核心,缩小乡村与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推进厕所革命和污染治理,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是三项主要抓手。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建设的支撑,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健全人才返乡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手段。
第三是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土地和金融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两大主要约束。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制度改革的主线,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保障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是农地制度改革的三大主题。金融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本质在于回归本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可得性,进而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
第四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立常态化的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提高脱贫摘帽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四大关键措施。上述举措的落实有助于脱贫群众更好地分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第五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城乡要素市场制度障碍,提高城乡要素双向配置效率,减缓和改善农村要素单方向流出的趋势,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动能。二是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