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本周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举行峰会的北约领导人完全有理由举杯庆祝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就在4年前的北约峰会召开前夕,该组织看起来还处于低谷。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它当时的状态无异于“脑死亡”。自俄乌冲突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北约欢迎瑞典加入(芬兰于今年4月成为正式成员国),并派遣军队增援其东翼,欧盟国家终于兑现了长期推迟的增加军费的承诺。
这一转变当然鼓励了该联盟的支持者。甚至该组织的批评者,比如认为北约分散了人们对东亚注意力的对华鹰派,以及希望华盛顿重新关注外交解决方案和国内问题的人,也承认北约的目标主要是保卫欧洲。
但是,北约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从未把集结军事力量作为首要关切。在冷战高峰时期,北约只部署了100个师,只占华约兵力的一小部分,无法指望它击退苏联的入侵,甚至欧洲大陆的核武器也在华盛顿的控制之下。相反,它旨在将西欧捆绑在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这一宏大得多的计划上,在这样的世界秩序中,美国提供军事保护,以获得欧洲在贸易和货币政策等其他议题上的让步。在这项使命中,北约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许多观察人士预计,在冷战对手土崩瓦解后,北约会就此画上句号。但在1989年之后的十年里,该组织才真正获得发展。北约在东欧为欧盟扮演了评级机构的角色,由它来宣布哪些国家的安全状况适合发展和投资。
当欧洲人被证明过于顽固,或被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所左右时,大西洋一体化照样进行。捷克共和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7年,在是否加入北约的全民公决中,面对可能的反对票,北约秘书长和高级官员决定让布拉格干脆取消公投,该国于两年后加入北约。进入新世纪后,北约的工作重点稳中有变。恰逢全球反恐战争,2004年的“大爆炸”扩张——七个国家加入北约——见证了反恐在联盟言论中取代了民主和人权。
在防务领域,北约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武器、后勤保障、空军基地和作战计划的主要提供者。尽管大家都在说当前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让欧洲的力量得到加强,不过欧美实力不对称的局面基本上没有改变。很能说明问题的一点是,美国军事援助的规模——冲突爆发的第一年达到470亿美元——是欧盟国家援助总和的两倍多。欧洲在防务开支上作出了承诺,不过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像看上去那么可观。一年多以前,德国政府宣布要为本国武装部队设立规模达1100亿美元的特别国防基金,不过这笔款项基本上没怎么动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