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3-07-24 08:49:37


高水平开放已经成为制度性变革的重要动力。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到重要推动者、贡献者,走出了一条令世界瞩目的新型开放大国之路。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之一是更加重视和强调制度型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对外开放的重点从边境外向边境内延伸,意味着要在经贸领域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的对接,意味着开放与改革的更深度融合。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以开放形成改革的重要动力,成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选择。
  
  制度性变革的重要动力
  
  经济日报发表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文章表示,开放是最大的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等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高水平开放已经成为制度性变革的重要动力。
  
  以服务业市场开放实现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突破。从实际情况看,中国开放的重点与难点大都集中在服务领域。适应服务型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进程,已成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一方面,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更大程度与国际接轨。例如,率先在医疗健康、教育等社会需求较大的服务业领域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标准。另一方面,要实质性推动服务业领域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各类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由此,既为释放民营企业的强大活力创造市场条件,又为外资企业拓展更大投资空间。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主动,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例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创新,畅通落户渠道,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数据确权、交易、保护等制度,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建设;等等。
  
  以制度型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现在,世界银行更加注重从经营主体角度衡量发展环境建设。从中国经营主体的现实需求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需要在公平竞争、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强化制度性安排。例如,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对国企、民企、外企一视同仁,为企业平等竞争提供制度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外规则对接与合作;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稳定企业发展信心和预期等。
  
  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任务
  
  文章认为,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看,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焦点。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服务贸易开始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服务贸易占比仍然偏低,成为中国贸易结构优化面临的突出短板。加快推动服务业市场的全面开放,不仅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水平开放的重点所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