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吸取教训,避免民生工程“建而不用”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1:59:19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网评:吸取规划失误的教训,避免民生工程“建而不用”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韩韫超(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决策要十分谨慎,对其建成后的利用效率要有清醒的预判。现实中,有些问题可能是难以完全预见的,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剔除人为决策的失误,杜绝“生米做成熟饭”“先上车后买票”等做法,实现规划协调、布局合理、量力而行、有序建设。

  据近日澎湃新闻报导,2015年底基本建成的儋州海头站,按初期规划应随海南西环高铁一同开通,但该线路通车已近8年,海头站始终未能启用。当地民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开站事宜,海南省发改委近日回复,“海头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开通运营后铁路部门亏损严重”,是当前制约海头站启用的主要原因。

  类似情况并非孤例,上述报导还梳理出20余家媒体公开报导过的国内建成未用、短暂启用后停用的高铁站。闲置原因多为缺乏客流支撑,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尚未完善,距主要客运枢纽里程短、经停会影响运行效率,运营补贴资金缺口较大等。

  面对这些闲置高铁站,不少网友追问,对其中一些地方而言,在高铁站规划和建设之初,相关不利因素已然存在,带着这些问题,相关项目是如何通过审批的?是否经过了可行性评估和科学论证?

  这些问号的背后,其实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一些地方没有更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便寄望于在区域交通一体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一些地方认为交通类基建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于是在交通类基建的投资上不惜血本;一些地方明知建成的高铁站难以达到开通的门槛客流,却在攀比心理下“打肿脸充胖子”“先建起来再说”;一些地方相关规划和决策缺乏连续性,“领导上任、重新布任”“领导调动,规划变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些城市发展思路不清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个别地方盲目规划投资建设、靠大项目来装点政绩,是个别决策者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不足,将大笔资金交了“学费”。

  建高铁、建机场、修地铁,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不可否认,类似交通基建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然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打出“市市通高铁、县县建机场”的口号,斥巨资建成高铁、机场后,却因使用频度低而无法开通或陷入运营困境。其中,一些地方的规划可能确实有着美好的初衷和动机,但从结果看,相关规划和投资无疑是糟糕的、失败的,不仅让宝贵的资金资源打了水漂,使当地政府面临债务压力,而且损害了相关地方政府的形象。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