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暑期档电影市场强势来袭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5:25:40


 

  可喜的是,今年电影主管部门在影片的备案、立项上,也恢复了原先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覆。再加上电影专项资金等有一定的减免,让大家坚定了信心,远离电影行业许久的资金也在跃跃欲试重回行业。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主任朱玉卿表示,随着创作、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等各环节的全面恢复,电影市场加速回暖,行业信心再度高涨,电影产业也迎来发展新契机。

  摆脱对“节假日效应”的依赖

  “我们需要将目光关注到中小型影视制作公司,不能只看行业巨头。如果说在淡季票房市场也有这么好那就真的是好了。”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向记者表示,希望影视行业能有长期性战略政策来促进真正的复苏,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好作品。

  不过,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看来,目前中小成本影片表现乏力,仍然是电影市场的短板。有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因为演员阵容不强、宣传经费不足等因素而被市场忽视。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目前一些现实题材中小成本影片温暖有余、锐度不足。相比竞争激烈的重要档期,日常观影需求并没有充分释放。中小成本影片从形式、题材、叙事到表演,都需要有更高追求,为观众提供其他产品替代不了的“影院性”。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组票房数字,也是一项经济活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蓓表示,要带动市场、扩大消费,仅从创作端出发加强供给是不够的,还要以创新模式提高发行放映端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她认为,我国电影业亟须摆脱对“节假日效应”的依赖。一年中有40多个周末,做好“周末档”,让更多有实力的影片在周末定档,将成为拉动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关键。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和制片方在暑期档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策略。例如,电影宣传和推广广告的加大投入、明星与观众互动的活动等,都为电影市场的火爆提供了有力支持。”重庆电影协会副主席刘帆认为,对于面积不断扩大的网生代,如何调节传统电影与现代网剧的融合,如何发掘互联网用户的力量,是任何当代电影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