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实现经济量质齐升要精准发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08:29:17


  中评社北京7月31日电/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作出的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把握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日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监测预测与发展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宋瑞礼文章认为,质和量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实践一再证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现阶段,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把握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辩证统一关系,凝聚形成最大政策合力。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是基础。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关重要。一旦经济减速,社会预期就会变弱,各类风险隐患容易暴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会受到冲击。只有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才能充分保障民生和就业。只有不断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做大做优蛋糕,才能切好分好蛋糕,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前,中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因此,要找准发力方向,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推动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是保障。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既要用好市场的手,也要用好政府的手,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当前,中国注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着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力保障了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推动社会预期向好和化解风险隐患。
  
  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是关键。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稳经济的关键在于稳预期。如果预期变好,居民倾向增加消费,企业倾向扩大投资,资本市场趋向繁荣,进而形成国民经济正向扩张循环,内生动力就会不断增强,风险隐患将得以化解,并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宏观调控政策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大力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障碍和壁垒,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策稳定性,切实缓解预期转弱压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好转注入积极动能。
  
  推动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是重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重大任务。这既源自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目标等新情况,又表现为风险本身的变化、演进、传染、蔓延等新特征,还体现为对风险防范、化解、阻断、止损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要求,也必然要面对全新的风险与挑战,以新战略来解决新矛盾。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为此,中央要求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这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科学政策保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