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智能制造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8:54:17


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统筹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
  中评社北京8月5日电/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为我们下一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目标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学习时报发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所智能制造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郧彦辉文章表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三个基本方向中,智能化居于首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共性使能技术在制造业产品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中的扩散和应用。

  文章分析,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看,智能制造是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机遇的重要途径。当前,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交叉融合,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入融合,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变革的主要方向。产业智能化将会进一步释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向自感知、自学习等方向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开辟更多新赛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角度看,发展智能制造将有力助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螺旋上升的发展规律。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量、质齐升的关键举措。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不仅促进生产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协同优化,而且可以推进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进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构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带动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看,发展智能制造可以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数字化能力,为劳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劳动环境;可以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推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快速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生产制造与复杂的需求之间实现动态匹配,畅通供需循环,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文章介绍,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制造领域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以及超大市场规模,为发展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智能制造的应用规模全球领先,各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其中,2500余个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建设了209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带动工业产品迭代速度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推动新型制造模式从概念框架不断走向落地实施。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发展智能制造,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前沿技术缺乏系统布局、供给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应用规模推广深度不够等现实挑战。

  文章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统筹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拓展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打通智能制造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全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