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加息对外转嫁风险
全球尤其是美欧发达经济体的资产价格、信贷增长、银行杠杆率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各项金融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共振,致使金融活动在中长期的时间轴上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征。而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美联储货币政策成为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
自2022年3月进入最新一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做出10次加息决定,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00个基点,为20世纪80年代“沃尔克时刻”以来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持续引发国际市场动荡,致使2022年全球股票下跌约20%,债券跌幅达两位数,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减少,银行信贷标准普遍收紧,呈现出全球金融周期下行期的典型特征。2022年,美国金融条件收紧的程度和速度仅次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背后原因是美联储“大放大收”的货币政策。近14个月的“陡峭”加息幅度,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损人”,且“不利己”。
多轮加息导致硅谷银行倒闭,美国银行业承压。2020年,美国大举量化宽松,大量美元涌入资本市场,硅谷银行由于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大量买入看似“稳定”的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而,随着美联储开始不计后果地激进加息,债券价格雪崩,摧毁投资收益,初创企业遭遇“钱荒”加速存款流失,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表瞬间失衡,不得不试图打折出售一批资产以补充现金流。此般行为又进一步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硅谷银行流动性充裕的质疑,超过上千亿美元的挤兑风潮最终导致了硅谷银行关门。最终,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宣布,将出资为硅谷银行储户兜底。
面对美国激进的加息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等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已难逃经济衰退的命运。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美联储极度提高利率犯下了其一百多年历史中“最大的政策错误之一”,并将“摧毁(美国)经济”。
多轮加息在全球激起被动加息潮。美联储加息持续造成外溢效应,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直至今年6月,欧元区、英国、瑞士及挪威的央行仍在相继提高基准利率,表明欧洲多国仍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而主要发达经济体,如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央行被动多轮加息,结束了全球十余年的低利率时代。
美国将全球经济市场视为其金融“泄洪区”。一方面,利用美元的强势金融地位,强行将经济衰退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出台国内补贴政策,吸引企业向美国转移产能、增加投资。因此而产生的滞胀困局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在欧美通胀和资本外流的高压力下,新兴市场被迫跟进加息,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债务危机风险持续攀升。据统计,中等收入国家偿债负担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