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速工业互联网驱动产业链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3-08-22 08:46:41


 
  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链创新价值共享化。全面连接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特性,知识集聚、传导与共享是其创新价值创造的深层次逻辑。一是线上创新价值共享。相关企业将技术、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固化封装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机理模型和工业APP,实现产业链研发设计资源的积累沉淀和广泛复用,形成研发需求在线发布、研发资源在线共享、研发业务在线协同的新型研发体系,降低产业链创新门槛。二是线下创新价值共享。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整合汇聚分散、闲置的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线下研发资源,实现分时段、跨地远程协同,提升线下研发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链创新更具安全韧性。伴随IT(信息技术)和OT(操作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产业技术威胁从外网向工业内网延伸渗透。工业互联网从促进产业链循环畅通、强化关键环节的控制力等方面影响产业链的安全。一是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上云用数赋智”能够减少企业间的“摩擦”,要素资源互联互通、集成共享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渠道不畅问题。二是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产业链环环相扣,只有确保在关键环节、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才能保障产业链安全。以“云+网+端”为特征的工业互联网共享平台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要素,促进企业实现产品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文章提出,第一,着眼于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充分发挥需求端的牵引作用。围绕中间和终端需求,以下游企业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为突破口,发挥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和传输、远程监控和控制、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功能,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转型。鼓励下游龙头企业发挥数字化转型先发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和示范效应,牵头建设产业链数智化创新联盟,引导上下游企业共同围绕市场需求协同研发、共享技术和人才,鼓励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增强创新生态黏性。鼓励企业改变碎片化孤立化盲目部署工业互联网的策略,打破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痛点,促进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协同发展。

  第二,完善内外互联互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以平台型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圈。一是加快企业内网、外网协同建设与改造,大幅提升企业数智化底部支撑力。加快推动企业内网由“单环节改造”向“体系化互联”转变,让工业生产装备和仪器仪表等哑设备“活起来”,工业全流程“连起来”,异构数据“动起来”。二是推动企业外网由“建网”向“用网”转变。进一步引导工业企业、平台、标识解析节点等接入高质量外网,提升企业外网应用效能,让企业外网真正“用起来”。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系统服务商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利益相关主体协同配合,打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团体赛,加快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第三,加快赋能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一是切实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自身自主可控力。加大对短板和“卡脖子”领域的科技攻关支持,探索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纳入“首台套”支持体系。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持续突破自主可控技术与产品,加快工业软件、传感器、智能化仪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步伐。二是加快平台、标识解析在重点产业链普及应用。打造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提升全链条开放式创新协同能力和韧性安全水平,助力破解中小企业创新平台、融资、人才和供应链等瓶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三是筑牢平台安全防护屏障,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数据安全。制定一批高质量、可量化、能应用的国家、行业标准,构建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安全标准体系。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加快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构造重要行业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管理和安全防护的“基础知识库”,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