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http://www.CRNTT.com   2023-08-31 08:43:58


   
  聚焦国内,在供给侧的生产端,需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的着力点在于保数量、提质量、拓边界。保数量,在于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提质量,在于提升现有耕地质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稳定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深挖耕地产能;拓边界,在于全方位拓展农业生产资源的可能性边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资源,既要高效集约节约利用现有耕地,也要向草原、森林、海洋等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藏粮于技”的着力点在于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良种选育培育、重要农机装备、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等相关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将最新最适宜的技术推广应用到现代农业、粮食生产中。
  
  同时,还要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主产区重农抓粮有动力。从种粮主体看,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还要因地制宜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规模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稳定种植预期、降低生产风险,让种粮主体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从地方抓粮看,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强化对主产省、产粮大县的财政支持和奖补力度,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探索激励约束机制,让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抓粮动力。
  
  在供给侧的加工、流通、储备方面,要着力确保粮食流通高效顺畅持续,做到稳供给、稳市场、稳预期。粮食加工和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而流通与储备是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重要抓手。对于粮食加工,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要促进粮食产业链拓展延伸、提质增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于粮食流通和储备,需提升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精准把握政策性粮食投放时度效,优化粮食品种和粮食库存结构,强化区域协同保供能力,确保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
  
  在需求侧方面,需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要提倡健康饮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科学健康营养节约的膳食消费结构,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保障粮食安全。
  
  聚焦国际,需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在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适度进口来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产需缺口,稳定国外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进口渠道,提高进口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