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9-08 08:46:33


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虽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中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的重大判断,同时强调“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文章表示,我们能否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根本上取决于能否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文章介绍,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7月份持续稳定恢复。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

  消费恢复向好,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消费恢复向好。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文化娱乐消费持续扩大、网上零售继续保持活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4%,其中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和5.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

  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服务业恢复加快。今年以来,三次产业持续恢复,发展基础得到巩固。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生产实现丰收。工业生产延续恢复态势,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绿色转型成效显现,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向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较快增长,对上下游行业的带动也在增强。服务业较快增长,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速回升明显。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结构优化,货物进出口规模总体平稳,贸易顺差保持在较高水平。1—7月份,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5.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4%,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

  就业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逐步改善。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8%,明显快于去年全年增速。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同时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这当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既有发展性障碍、也有体制性障碍,既有供给侧动因、也有需求侧动因,既有国内风险、也有国际风险。但从长远和大势看,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中国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同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伟大成就。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最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蕴含着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蕴含着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约9%;近十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6%,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2年,中国GDP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约为18%,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继续保持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等优势基础上,中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利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将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我们稳住经济基本盘、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内生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我们应对不确定性、化危为机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部署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着增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们就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防范和抵御风险,把握机遇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