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10日电/《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及其决定因素,而且从价值取向、发展理念、思维方式、行动逻辑等方面生动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创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贫富分化的顽瘴痼疾,由此彰显了价值优势。
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加之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鼓动之下,资本优先、个人至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法则。资本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支配资本逻辑的“看不见的手”,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经济停滞、政治极化、民粹泛滥、社会动荡、生态危机屡见不鲜。
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相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共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人为物役的异化现实,由此彰显了发展优势。
西方现代化是以“物的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对私有财产的崇拜,导致物对人的支配和统治,阻滞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西方现代化之初,“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物质财富积累的背后却是物欲横流、私欲膨胀、精神贫乏。见物不见人的发展逻辑使得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沦为“单向度的社会”。
与此对照,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文明”辩证关系的思想,而且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理念。新征程上,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