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柯文哲美国商会演讲 谈两岸重申五个互相
http://www.CRNTT.com   2023-09-12 21:36:15


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12日中午受美国商会邀请参与首场2024大选参选人午餐会。(照:柯文哲竞选办公室提供)
 
  能源问题上,他认为2050净零碳排放已是世界趋势,台湾作为世界的一份子理当响应,故政府致力于提升再生能源的大方向没有问题,但贸然让核电退场“是不科学的”作法,柯文哲认为在全面迈向再生能源的过渡期中,还是要有核电做因应,随着再生能源比例调升在逐渐减少核电的使用,才能避免台湾陷入缺电的危机。

  柯文哲也提及,台湾最重要的产业当数ICT产业(资讯与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系因台湾未能参加区域经济组织,因此产品输出至其他国家要缴税,但全世界ICT产品出口是不用税的,因此台湾的经济全部往ICT移动,造成台湾ICT产业独大。然而ICT产业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台湾无法避免有高耗能产业存在的问题。

  为因应产业发展电力政策也很重要,柯文哲表示电力政策不只发电,包含电力输送、节电、电的储存皆须通盘思考,他主张10年内让电动车辆及充电桩数量增加至五倍,但若电动车还是用燃煤的电就没有意义。

  针对台美晶片同盟,柯文哲表示台湾在发展半导体产业上具备人才充沛、供应链完整及高效率的优势,更直指ICT产业在台湾的成功,有相当大的成分跟“民族特性”有关。他举例若ICT工厂移至美国恐会增加相当高的生产成本,因美国本地员工在工时安排上较无弹性,“晚上很难叫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加班”,再加上台湾的ICT产业有完整的供应链,如果要全部外移“有相当大的困难”。

  柯文哲也指出,若要增加台湾竞争力,台湾在半导体供应链的策略应逐渐从硬体转向软体,特别是因应台湾少子化,所以“自动化”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的生技产业快速发展,柯文哲认为台湾应发展与ICT相关的Bio-tech(生物科技),因为既然ICT是台湾的强项,用ICT来带动Bio-tech的发展,应是最好的策略。

  提到台美贸易问题,柯文哲也点出台湾跟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当密切,但若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数据来看,美国对台湾的投资远少于台湾对美国的投资。他也提到台湾当然希望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或双边贸易协定(BTA),但不管是签订何种贸易协定,都应及早做准备,他也质疑政府是否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表示“若美国现在答应跟我们签,政府你敢马上签吗?”,他认为若未做好准备贸然开放,对台湾的市场恐造成不小的影响。

  问答环节时,柯文哲被问及如何推动数位化在台湾的发展,他以担任市长期间成功推动电子化公文的经验回应道,自己是全台所有政治人物中最注重数位化发展的人,在其任内北市府有99.7%的公文是电子公文,市政府员工可以直接用手机批公文。当时要实施该项政策也花费很长的时间,柯文哲更说当时每周都会检讨各局处的E化成效,表现最不好的局处“会进行专业辅导”,并表示E化是台湾政府应该要发展但却做得很不好的地方,若E化是世界潮流,在政策推动上就应与世界接轨。

  被问到若当选如何帮助外商及台商因应美中抗争下对高科技产业的限制?柯文哲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国家战略从decoupling“脱钩”改变为de-risk“去风险化”即是发现完全脱钩太困难,既然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改变,台湾对中国的战略也要改变,以半导体为例,把台积电都搬到美国去算是decoupling,但这不切实际,应该把关键的部分移走就好,其他地方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则。

  柯文哲强调,若秉持“去风险化”的战略策略及尊重市场法则的两个前提,企业应去判断哪些技术要移走,哪些要留下,基于安全理由做部分的风险管理有其必要性,在国际情势不可预期的情况下,最困难的是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