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通“数实融合”的堵点
http://www.CRNTT.com   2023-09-24 07:48:34


  中评社北京9月24日电/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向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实融合”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对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助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时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市场流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晓冬文章表示,当前,中国“数实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由于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用数难的问题,加强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成为加快“数实融合”的重要举措。

  促进“数实融合”迫切需要疏通的四大堵点

  文章分析,堵点之一,就是数据交易机制不成熟,供需匹配效率低。数据交易是实现数据资源要素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全国注册登记的各类数据交易机构有52家,但是由于数据具有权属复杂性、价值相对性和内容时变性等特征,数据交易机构还面临着模式落地难、规模做大难、风险管控难、合规运营难等问题。一方面,数据合规成本高造成企业“不敢交易”。拥有高质量数据的企业为了规避数据权属、数据安全等潜在风险,不敢对外交易数据,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数据合理定价难造成企业“不愿交易”。由于数据价值难以直接度量,供需双方难以达成较为合理的成交价格,数据来源方交易数据的动力不足。

  堵点之二,就是产业数据分布不均衡,中小企业用数难。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重要领域的高质量数据主要集中在部分龙头企业手中,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产业数据资源。一些龙头企业以数据作为强化自生竞争优势的工具,严格限制数据向外流通,部分企业之间互为“数据孤岛”,割裂了产业生态内部的数据循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微企业创新,制约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

  堵点之三,就是公共数据开放不充分,民企用数门槛高。公共数据具有基础性、通用性、权威性强的优势,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数据供给源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加强数据立法、组建数据集团公司、依托国资公司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举措,在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出现了“与民争利”的倾向。例如,有的地方将公共数据界定为国有资产,还有的地方成立的大数据公司出现半封闭、垄断化趋势,增加了民营企业公平利用公共数据的门槛和难度。

  堵点之四,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到位,自我造血能力弱。当前,中国实体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还较低,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着不会转型、不敢转型、不愿转型的问题。据统计,石油、天然气、汽车、基础设施和制药等传统行业的转型成功率仅在4%至11%之间。实体经济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普遍较低,产业互联网应用不充分,造成了中国实体经济企业的数据资源存量不足、应用水平不高,实体经济企业的数据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