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太阳花学运重伤台湾服务业
http://www.CRNTT.com   2023-12-09 00:12:26


 
  “太阳花学运”在台湾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政经后果,包括:一、因反对服贸协议的民进党后续在2016年执政,“监督条例”被刻意推迟立法,两岸“服贸协议”自然停摆被冻结迄今,“两岸货品贸易协议”和其他相关协议也无法谘商,造成等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只有一个“框架协议”(ECFA),无法完成完整的协议。二、民进党在此事“获胜”之后,顺势拿下2016年“总统”大选;加上2020年初国民党实质分裂,民进党又炒作香港“反送中”事件带来的“亡国感”,得以成功连任而获得八年执政机会,进一步执行其“渐进“台独”计划,破坏了马政府之下两岸关系获得重大改善的成果,并在配合美日欧仇视中国大陆的国际大势下,一步步让两岸走入兵凶战危的境地。三、台湾服务业因缺乏两岸“服贸协议”,无法以大陆为发展腹地来扩大市场,在市场狭小下无力以创新性投资来提高生产力并藉以提升薪资,服务业后续发展停滞,也让年轻人低薪问题难以解决。当年,大量年轻人轻信民进党谎言,热情参加了太阳花学运,其实是在埋葬自己的前途。本文用台湾政府的官方资料,初步印证了上述“服务业发展被太阳花学运牺牲”的假说。

     二、太阳花学运的前因

  东协10国和中国大陆在2002年11月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并在2004年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2005年生效开始相互免关税,2010年初步完成了绝大多数货品的关税。马英九2008年上任“总统”之后,台湾石化、纺织、机械业各大公会联合刊登媒体广告,要求马政府迅速和中国大陆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否则台湾产业将难以和对岸及东协国家竞争。

  马政府相当重视此项业界要求,在两岸关系解冻之下,立刻研议和对岸谘商自由贸易,但遭到主张“独立”、不愿和大陆进一步经济整合的民进党强烈反对,引发专家学者在媒体间的辩论。但马政府还是排除万难,从2010年初开始,由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对岸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代表双方进行谘商。该年4月25日,马“总统”甚至亲上火线,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进行电视辩论。事后,台湾舆论认为马“总统”占了上风,加上国民党在“立法院”也占多数,因此6月29日“架构协议”(只有16个条文,附带一份将提早执行贸易自由化的“早期收获清单”)在重庆签署,8月17日在台湾的“立法院”顺利通过,9月12日正式生效实施。

  然而,“架构协议”只是完整的两岸自由贸易协议中的“前菜”,两道主菜其实是“货品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可能是希望更多业者可以普遍获利,马政府决定先行谘商“服务贸易协议”,故2011年春天两岸展开了“服贸协议”谘商,并在两年后的2013年6月21日完成签署。在155个世贸组织(WTO)认定的服务业次行业中,台方将对陆方开放64个服务市场,陆方将对台方开放80个市场(其中不少是局部性开放)。由于台方开放的市场中,存在不少以微小型企业为主的行业,引发业者忧虑是否在开放后仍有足够的竞争力;民进党更藉机炒作,宣称陆企将大举来台并引进大量低廉陆劳,抢夺台湾工作―“威胁4百万人工作”,造成大量原已为工作市场不佳的年轻人恐惧,积极参与在“立法院”前的抗议活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