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23-10-12 08:52:58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为东北振兴课题提供瞭解决方案,而且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基于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多重考量,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创新发展进一步明晰行动方向。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振兴东北地区日益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正是实现东北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所需要的牵引力量,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将促进人力资源提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智力来源,也是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结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忽视。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融合面,主要是指资源要素、结构、空间格局和市场等方面的协同融合。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有助于集合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公共部门等创新力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发展打造“数据空间”。

  新质生产力:培育全球竞争的新优势

  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将为提升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构建持久动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生物技术和网络安全将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各国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自身科技实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并在这一竞争中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必然要求。

  数字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数字经济正在崛起,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各国将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来提升自身竞争力。跨国数字寡头公司通过筑起数字生态壁垒形成了瓜分全球产业链的数字寡头同盟,逐渐在全球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国应积极推动完善数字空间国际规则,打造数字生态合作形态,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加快构建数字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包容性,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