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只有各个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合理布局,经济循环才能畅通无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立在现代技术、资本和人力等要素基础之上,由现代化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成的经济体系,具有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联动等基本特征。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有核心和主体地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西方对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打压的背景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面临着多重压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一方面,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内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拓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开放的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要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从而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不断增强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安全。
增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城乡、区域协调性,着力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要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要从全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高度,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当前,中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还存在突出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不同地区在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度、比较优势发挥、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严重制约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打破城乡、区域间的经济循环障碍,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增进城乡、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一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实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城乡融合、县城建设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带动和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实现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破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增强国内外大循环动力和活力。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要求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还存在一些影响国内外大循环动力和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如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真正形成,一些导致国企不敢干、民企不敢闯、外企不敢投的制度约束亟待破除,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大,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水平不够高等。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夯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基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