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http://www.CRNTT.com   2023-10-13 09:14:19


 
  在实践中坚持全面从严、精准纠治、增强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向深入。

  黑龙江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野蛮操作,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扛紧扛牢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建设,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整体推进,驰而不息整饬作风。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省委连续6年召开全省干部作风整顿、能力作风建设大会,省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不良作风专项整治,形成省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监督纠治贯通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精准思维,靶向纠治顽瘴痼疾。把握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紧盯作风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执纪问责。四是坚持严的基调,严明纪律筑牢后墙。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打好每月公布查处数据、重要节点通报曝光、重点岗位谈话提醒、常态化监督检查“组合拳”,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信号。五是坚持系统施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强化纠树并举、激浊扬清,注重建章立制,加强警示教育,弘扬新风正气,推动以良好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经过持续纠治,不敢腐的震慑作用、不能腐的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充分彰显,推动作风建设成效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明显遏制。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逐年减少,从2019年5869起下降到2022年2769起。二是党员干部担当尽责意识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在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评价方面,“干部担当意识明显增强”选项排位第一,获得干部群众普遍认可。三是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满意度明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把作风建设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问卷调查显示,95.9%的市场主体和群众认为干部能力作风明显改观。四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明显优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小切口”引领党内政治生态“大变化”,2022年度全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显示,市(地)政治生态建设满意度为97.4%,比上年度提高1.4个百分点;省直机关政治生态建设满意度连续四年在98%以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高度警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从调研情况看,一些老问题改头换面还在出现,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明知故犯、顶风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隐形变异、反弹回潮风险犹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仍是影响黑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仍需高度关注。问卷调查中,不少干部群众认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同程度存在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理论学习重形式轻效果,领会党中央精神不深不透,存在重要精神不加消化机械传达、上下一般粗传达的现象;有的贯彻执行“慢半拍”,行动迟缓、散漫拖延;有的空泛表态、落实不力,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尊重客观规律和工作实际,盲目铺摊子、糊弄走过场,甚至瞒报谎报实际情况。

  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担当不尽责、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还需持续纠治。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此类问题占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83.6%,占比最大。具体表现为,有的落实工作粗枝大叶、不严不细、大而化之;有的担当进取、争先创优意识不强,甘当庸官懒官;有的回避矛盾、推卸责任,甚至失职失责,特别是涉及安全生产、住房和城乡建设、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行业监管服务履职不到位或失职失责问题较多。

  联系和服务群众及市场主体态度冷漠、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具体表现为,有的人民至上政治立场站得不牢,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消极不为,甚至胡作非为,导致一些小事拖成大问题;有的推诿扯皮、冷硬横推,人为设障、刁难设卡,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办事难”问题较多;有的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颐指气使,搞特殊耍特权,造成恶劣影响。

  学风会风文风、督查检查考核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基层负担。在“以下看上”作风建设调研访谈中,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学风会风文风、督检考方面问题最为集中。突出问题有,统计口径范围外的文件数量居高不下,白头文件、便签便函、工作提示等较多,精简文件还需深化用力;基层会议过多、层层套开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干部尤其是“一把手”频繁参会、陪会现象比较突出;督查检查考核出现新的层层加码现象,有的责任分解过多、过杂、泛化,主管或检查考核部门督导检查过于频繁,动辄以检查台账、清单、表格等措施推进工作,加剧基层工作负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