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续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http://www.CRNTT.com   2023-11-02 08:55:06


 
  据悉,首届创作计划共评选出“纪录片单元”最佳提案5个,“短视频单元”最佳提案10个,“社会价值单元”最佳提案7个,“优秀提案”40个。多名国内外知名导演、制作人担任监制,全程指导这些纪实作品的拍摄制作。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说:“当今时代,只有与本地合作伙伴和人才以开放的态度共同创作,才能真正拥有更加细致、真实和平衡的叙事角度。”在具体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各国影视人才通过深入分享交流,增进理解、启迪智慧。

  在合作传播中互通文明故事

  在今年7月举办的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提案大会策略及开发总监马修尔·贝约特表示:“我们只瞭解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互相分享知识和信息,我们才能瞭解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加强合作共享。”

  有了好故事、好作品,还需要有好的传播渠道,从而更好地提升传播效能、推动交流互鉴。为此,福建搭建了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这一平台,邀请国际A类纪录片节展主席、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等行业人士,共同开展高水平、专业化的纪实影像交流。

  大会以“弘扬海丝精神,记录时代变迁”为主题,举办了“纪实影像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圆桌研讨会、亚洲纪录片圆桌论坛等15场交流活动,签署5个国际合拍项目合作意向,推介11个正在制作中的中外项目提案、展映19部中外精品纪录片,并发布《纪实影像合作共同倡议》,为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影片展映、合作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

  纪录片《华人在南非》导演法伊克·戴尔表示,他期望和中国导演合作拍摄更多作品,让南非人民深入瞭解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故事和中国发展活力。

  在图书出版领域,福建同样先行先试,打造“国际图书版权超市”,为国际版权贸易交流搭建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中外版权图书数据库,并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开设版权展示交流中心,为各国出版商提供畅通的对接交流渠道。

  项目负责人吴畇希介绍,目前“国际图书版权超市”已入驻出版机构、有声书制作机构、印刷服务提供商等137家,举办版权对接洽谈活动50余场,推动了《少年陈景润》等一批主题图书、热门文化IP、童书、网络文学输出海外。

  在携手传承中互鉴文明成果

  福建拥有8个世界级非遗项目,是目前中国唯一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实践名册)上获得“大满贯”的省份,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积极推进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开展联合申遗,共同守护世界文明百花园。

  今年3月,福建举办“寻访海丝印记 读懂中华文明”国际人文交流活动,邀请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驻华使节、媒体记者、华侨华人、留学生参加,通过主题推介、新书发布、实地参访等方式,展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福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图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丛书英文版发布后,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马家汉迫不及待想要阅读此书,并希望与福建在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

  孟加拉籍记者伊纳姆尔·哈桑说:“我在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时发现,中国和孟加拉国在瓷器和陶瓷制作技艺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可见两国在很久以前就共享了陶瓷制作技术。”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遗存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和研究。在这一领域,福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深化合作、互学互鉴。

  2022年4月,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福州研究基地揭牌,基地整合省内科研机构资源,着力建设开放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平台。

  今年7月,借着福建与希腊共和国西希腊大区正式建立友好省区关系的契机,福建理工大学还与希腊帕特雷大学在古建筑保护领域健全了合作研究、联合办学等机制。

  在合作中,福建与这些国家的相关机构共同研究攻关古建筑保护的最新技术,共享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经验成果,更好地激发文物的生命力、汲取不同文明的历史智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百年来,福建既保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传承了闽越文化的古朴风韵,还浸染着海洋文化的绚丽斑斓,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姿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带给世界妈祖信俗、朱子理学、茶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如今的福建正乘着“海丝”核心区的东风,以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力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